30Nov
2021

九江八里湖新区迎来首批地下综合管廊入廊管线

发布日期:2021-11-30

九江八里湖新区迎来首批地下综合管廊入廊管线

“来来来,大家再加把劲,把管线架到第三层,以后检修电线问题再也不用给马路‘开膛破肚’了,钻进这宽敞的管廊里,所有情况一目了然。”11月23日,位于九江市八里湖新区文博大道的地下综合管廊里,几名电力工人紧张地忙碌着。

作为九江市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,八里湖新区地下综合管廊正迎来首批入廊管线——高压电缆。该管廊的建成和运营,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模式,不仅可以有效解决“马路拉链”“空中蜘蛛网”等问题,还避免了各管线单位开挖马路给周边市民带来的困扰,更为全市其他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
城市道路反复开挖 居民生活受影响

文博大道和十里河北路地处九江市八里湖新区中央商务区,周边有联泰万泰城、尚海湾等大型小区,已入住人口过万,规划人口数量将超过10万。

罗俊涛是尚海湾小区的第一批业主,对于以前马路开挖给生活带来的影响,记忆犹新。“遇到了好几次,上班时候突然发现马路上加了围挡,里面进行施工。本来就狭窄的道路,因为各种管线施工,行车变得很拥挤,出行非常不方便。”罗俊涛还说,有一次家里突然停电,打电话报修才知道是施工挖断了电线。

“像这样的情况的确出现过几次,遇上线路铺设、维修改造等,都要开挖马路,停电停水停气是难免的。”八里湖新区赛城湖新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叶洪涛坦言,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百姓生活,相关管线企业的工作效率也非常低。

“由于埋在地下,管线遇上问题后,企业无法第一时间搞清楚问题发生的具体位置,只能一段一段地开挖排查。而在开挖前,企业要先向规划部门申请,然后是市政园林部门,最后还有城管。同时,企业内部也存在层层上报的流程,至少3个月才能动工。”叶洪涛举了一个例子,八里湖新区某条高压电缆从报批到铺设完工,花了半年多时间。“要是有地下综合管廊,根本不需要这么多流程。”

2017年12月,由中建五局承建的八里湖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开工,2019年竣工。管廊全长约2.81公里,其中文博大道段长约1.3公里,十里河北路段长约1.5公里。经过试运营,今年管廊迎来了首批入驻“成员”。

设计创新运维智能 城市管理更科学

11月23日,记者驱车来到文博大道,根本看不出该道路与其他道路的区别,只有下车步行至中央绿化带,才能看到管廊的出入口。而这,也是该管廊在施工方面的独特创意。

“我们在设计时发现,文博大道原有双向四车道可能无法满足未来的交通需求,而道路中央绿化带相对较宽,于是选择从绿化带入手,‘钻进’地下施工。同时,缩减绿化带面积,将道路扩充为六车道,一举两得。”中建五局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崔鹏一边介绍,一边领着记者走进管廊。

步行在管廊中,明亮宽敞,足足可以并排站立七八个人,对流的空气则让人一点都感觉不到憋闷。管廊主要包括综合舱、电力舱、燃气舱,可以分别容纳给水管线、通信电缆、高压电缆和燃气管线等,基本满足民生所需。在管廊两侧墙壁上,整齐分布着金属支架,而这便是管线铺设的主要载体。如果管线出现问题,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入管廊进行检测和维修。

在管廊中,记者还看到了不少科技化和安全性十足的设计。氧气浓度传感器、烟雾传感器、温湿度传感器、液位传感器、防火隔断、超细干粉灭火器等装置,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,一旦管廊内发生相应险情,这些装置便能立即感应并向监控中心发出警报。“今年10月,在管线入廊施工过程中,工作人员发现施工部位有水渗入,监控中心收到警报,立即远程启动水泵抽水,并引导工作人员堵住漏洞,顺利解除了隐患。”崔鹏说。

“八里湖新区,特别是管廊所在的中央商务区是九江市未来的重点发展区域,进出管线数量大、单位多,管廊的铺设可以基本保证今后50年内周边地块不会因为管线铺设和检修而进行开挖。”叶洪涛表示,从成本上来看,虽然管廊一次性投入相对较大,但综合对比道路反复开挖产生的费用和影响来看,管廊一定可以更加节省城市管理和运营成本。“除了电力,其他单位的管线也将陆续入廊。”

叶洪涛还说,八里湖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成,对九江城市建设发展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。“如今,赛城湖新城、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地下综合管廊已基本完成建设,正准备投入使用。在不远的将来,地下综合管廊将成为九江市新城区的又一张名片。”